佛學經典導讀Ⅰ:《金剛經》與《六祖壇經》的生命智慧

課程簡介

上課日期:三月 – 3/09、3/16、3/23、3/30
     四月 – 4/13、4/20 共六堂
上課時間:週六下午2至4點
上課地點:與點堂 臺北市中正區徐州路18巷15號

票券分為線上課及現場課,報名時請注意。
兩者皆享有課程錄影檔案線上觀看一年。

《金剛經》、《六祖壇經》的精讀與探索

佛學,對很多人來說是既熟悉又陌生。上一期,紀金慶老師開設了「佛學六講」,接下來,我們將延續這個系列,開設佛學經典的精讀課程。

對很多人來說,信奉佛教,需要出家、持戒或是透過不同法門修持,然而,在現代社會中,雖然有很多的宗教團體提供不同的「法門」,但在「解經」這一塊,卻很少人給出好的引導與方法。

當然,讀經未必是理解佛學的唯一途徑,事實上,自古以來,質疑「文字」是否真能傳遞真理的聲音一直沒有消失過。

佛曰不可說,道可道非常道,孔子看著宇宙流轉,也曾說過予欲無言。然而,如果不透過文字,這些思想又如何來到我們眼前呢?

關於這些,也許會讓人想起著名的禪宗大師——六祖惠能的故事。身為一個不識字的「獦獠」,何以竟能傳五祖衣缽,更僅依靠聽聞,便曉悟佛理,說出「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」這樣的驚世名言呢?

這段故事記載於《六祖壇經》之中,而這本神奇的經書,更為主張「不立文字」的禪宗平添許多辯證色彩。尤其在不同版本中,這本經書呈現的面貌也各自不同,關於禪宗思想我們該如何理解,勢必還是要回到經典本身好好探究。

而在這段故事中,六祖惠能最初則是被《金剛經》所啟蒙。原本只是一個賣柴的嶺南人,在客店中聽聞有人誦持《金剛經》經文,心即開悟,才因此踏上尋道之旅。

這樣的故事充滿浪漫色彩,固然為人津津樂道,但也不免引起現代人的懷疑,疑其有造神之嫌。惠能與其「師兄」神秀之間可能存在的思想差異,更開啟後人「南能北秀」的認知,也因此有了「頓悟」、「漸悟」派的論述。

如果說人人皆有佛性,那這些法門為何如此萬殊?如果說惠能代表的是不識字的「下下人」,為何最後又因其有他人所無的「上上智」而證道?佛學講智慧與因緣,但人的根器有別,在這些論述中,所有人真的都有辦法見性成佛嗎?

讓六祖惠能開悟的《金剛經》,其間講述的道理究竟又是什麼呢?這兩部堪稱研讀佛學必讀的重量級經典,在佛學史上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,身邊更圍繞著無數膾炙人口的故事與謎團,現如今,我們就經解經,讓紀金慶老師帶領大家,從經典文字裡細細品讀,讓問題輪廓慢慢浮現,再展開不同的思考吧。

紀金慶

講師:紀金慶

哲學說書人

政大哲學博士,目前在臺灣師範大學與海洋大學兼任助理教授,擅長以平易近人的用語和生活實例說明哲學理論,專業領域為現象學、美學、現代性和後現代議題。經常為各大哲學網站撰稿,並受邀至廣播電台、電視節目及相關講座為社會大眾介紹西方哲學。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