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學、音樂與城市:北宋詞選讀

課程簡介

上課日期:一月 – 01/06、01/13、01/20、01/27
     二月 – 02/17、02/24 共六堂
上課時間:週六晚間7至9點
上課地點:與點堂 臺北市中正區徐州路18巷15號

票券分為線上課及現場課,報名時請注意。
兩者皆享有課程錄影檔案線上觀看一年。

文學、音樂與城市:北宋詞選讀

我想開一門課好好討論「詞」,也希望能好好讀作品。

中國文學史系列,每到新年,都會停下來做特別專題,這一次,我們讀北宋的詞。

把一個文體分出來是其中一種讀文學史的方式,非必要,但絕對有特色有意思。把詞獨立出來,我們可以更專注討論這個問體在文學史、在社會上的意義。

北宋的政治與社會非常特別,在中國歷史上有指標意義。由華夏夷狄的概念走向「國際」,中國不在是天朝,必須思考如何跟鄰國相處的問題。國家不再擴張,讀書人則在科舉制度等變化下全面崛起,有別於過去門閥、世家大族佔據資源的情況,北宋出現了更多「靠實力」的文人,也比前朝多了幾分「風骨」。

這些,都只是很粗略的說法,這次的課程最希望專注討論的,是北宋人如何看待、寫作「詞」這個文體。北宋幾個有名的詩人、文人,因為作品繫年更明確了,整體創作生命的歷程也更容易被後人看見。在這樣的眼光之下,我們看見了北宋文人在的「老」與「成」,那些風霜歲月在他們身上,似乎累積成更為精粹的文學養分。

這些部分體現在他們的詩、文之中,那詞呢?詞這個文體一開始就處於不同位置,早期多少有點娛樂性質,很多人也認為其難登大雅之堂。但經過時代演變,填詞的人開始變多,我們也驚喜的發現,文人們喜歡將自己的「小確幸」、「小惆悵」放到詞裡面。平常必須在人前談家國天下,但人畢竟有柔軟的一面,詩文裡面的情感都大,離別、思鄉,或是壯志未酬,這是常見的。但如果我只是純粹對生命有一點感傷,那難道不重要嗎?

這部分情緒,在詞裡面渲染開來,成就中國文學史上特別的一塊。另一方面,詞和音樂密切相關,更提供了我們不同的角度去思索這個獨特文類。以上這些,我們將在最新一期的宋詞課中盡可能觸及。

講師:陳茻

與點堂堂主

鑑往知來並非要未卜先知,而是為了將過去到現代的道路看清楚,
更完整的思考將來該走的方向。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