莊子八講
課程簡介
上課日期:十月 – 10/14、10/21、10/28
11月 – 11/04、11/11、11/18、11/25、12/02
上課時間:週六下午2至4點
上課地點:與點堂 臺北市中正區徐州路18巷15號
票券分為線上課及現場課,報名時請注意。
兩者皆享有課程錄影檔案線上觀看一年。
《莊子》書中的逍遙精神
莊子被認為是古代「道家」思想的代表人物,但也有學者認為莊子是孔子的傳人。《莊子》書中有想像力豐富的寓言,但這些故事真正的「道理」,卻沒有辦法用簡單的話語說清楚。
《莊子》文本有豐富的層次,在人生不同階段閱讀,都可能有不同體悟。從以前到現在,講莊子的課程從未少過,但相信每一次有人重新談起這本書,都會有不同的詮釋。這就是《莊子》的威力,彷彿在每個時代都能跟人們產生連結,是有機的,像故事中那隻在泥巴裡打滾的大烏龜。
莊子的思考中心是個人生命在宇宙間的存在意義。相對於以儒家為首的其他學說,莊子並不強調個人在社會中的位置,他反而追問:為什麼個人生命的價值一定要依據社會的參照系才能凸顯?個人是否有獨自存在的意義?莊子得到的答案,是「逍遙」。
在〈逍遙遊〉中,莊子通過一連串的想像寓言,從小知到大知,從有待到無待,他希望人們擺脫經驗世界的束縛,剔除一切外在的依託,包括虛名、功業、為己的私心等,悠遊在「無何有之鄉、廣漠之野」;這種不需憑藉任何外在價值的自由,才是真正逍遙的精神境界。從而又在其他篇章中,告訴我們如何淡化物我、生死、時間的界線,作為自然界的一份子,保真全生,相忘於江湖。
然而,莊子的逍遙思想在戰國時代其實並不實用,在劇烈的變動中獲取生存也沒那麼容易,所以逍遙的漫遊或許只是一種想像,精神的自由更是一種幻想。而在現代社會,人們經常陷入繁忙和壓力之中,追求事業成功和物質享受,現代人所受到的外在束縛,或許並不少於戰國時代,莊子的逍遙精神卻逐漸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。
事實上,想像也好,幻想也罷,莊子所建構的,本來就只存在於精神世界,但這個精神世界,卻無比真實地影響人們的存在性。當我們失去了開拓精神世界的能力,我們還剩下什麼?
逍遙精神的失落,是紀金慶老師開設本課程的問題意識。紀老師發現,現代社會中幾乎沒人再提起莊子的逍遙精神——難道這個世界真的窮到只剩下財富自由嗎?莊子精神還值不值得現代社會追求呢?基於這些問題,紀老師希望透過這門課程,跟大家一起探索莊子的學說,認識莊子所要傳遞的生命態度,並思考我們現代人是否還有條件跟能力,進入莊子那片廣袤無垠、逍遙無待的精神世界。
講師:紀金慶
哲學說書人
政大哲學博士,目前在臺灣師範大學與海洋大學兼任助理教授,擅長以平易近人的用語和生活實例說明哲學理論,專業領域為現象學、美學、現代性和後現代議題。經常為各大哲學網站撰稿,並受邀至廣播電台、電視節目及相關講座為社會大眾介紹西方哲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