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學六講

課程簡介

上課日期:12月 – 12/23、12/30
     一月 – 01/13、01/20、01/27、01/28 共六堂
上課時間:週六下午2至4點
上課地點:與點堂 臺北市中正區徐州路18巷15號

票券分為線上課及現場課,報名時請注意。
兩者皆享有課程錄影檔案線上觀看一年。

給現代人的佛學入門課

「佛學」,對現代人來說是既熟悉又陌生。從寺廟的祈福禳災,到喪葬儀式的誦經超渡,以佛為名的宗教團體更不時出現在生活中。智慧、因果、覺悟,這些看似都離我們很近,但如果要真切的問一句:

佛究竟是什麼?

恐怕對多數人來說,都不是那麼容易回答的問題。「佛」可以是宗教,可以是信仰,也可以是哲學、是思想,對社會上「信佛」、「學佛」的人來說,佛也可能是戒律、教條,有人宣稱他是通往幸福的鑰匙,有人將之視為心靈的依托。這些「萬殊」的樣貌,似乎也暗合了佛法中一直要闡釋的道理。

然而,對真正研讀佛經、研究佛法的人來說,社會上多數名之為「佛」的儀式、行為與說法,很可能都存在著爭議。所謂佛法浩蕩,細看佛學的傳衍過程,其中大師輩出,宗派間各自體現不同的微妙法門。要理解佛學,是不是就必須把這些複雜的歷史脈絡都弄清楚呢?

這一次,紀金慶老師想回應的,即是如何提綱挈領的抓拿佛學發展過程中的主線?

一個從「天竺」流傳過來的學說,何以影響中國文明如此之大?佛陀是誰?他又說了什麼?佛教的原始面目與我們今天的認知有差異嗎?

傳入「中土」之後,印度文明的內容如何被中國吸收或轉化?又或者,中國人已經創造出了一個嶄新的「佛」,只是借了原先的軀殼,在各地開枝散葉?

要解決這些問題,可以從幾個佛學發展中重要的轉折點切入,現代人也許沒有時間好好研讀各家各派的經典,但快速提取重要脈絡,建立好框架之後再挑選喜歡的內容細讀,也許也正是這個時代有效率吸收知識的「不二法門」。

本期課程,正是為了現代人打造的一門基礎佛學課,這門課講歷史、講文化,當然也談佛法,更要談生活。紀金慶老師特別挑選六道軸線,讓我們一起領略佛學的千古智慧。

紀金慶

講師:紀金慶

哲學說書人

政大哲學博士,目前在臺灣師範大學與海洋大學兼任助理教授,擅長以平易近人的用語和生活實例說明哲學理論,專業領域為現象學、美學、現代性和後現代議題。經常為各大哲學網站撰稿,並受邀至廣播電台、電視節目及相關講座為社會大眾介紹西方哲學。

返回頂端